視網膜靜脈阻塞

 

眼科醫師 李嘉宏

什麼是視網膜靜脈阻塞?

視網膜靜脈阻塞俗稱眼中風,是一種會影響視力的常見眼睛血管疾病。視網膜靜脈平時負責將視網膜的血液帶出去,如果受到硬化的動脈壓迫血流受阻或產生血栓阻塞,會造成上游微血管壓力升高、循環不良,導致局部視網膜出血及水腫。在作眼底檢查時,可以發現有大範圍的出血,視網膜靜脈擴張、扭曲,甚至黃斑部水腫、視神經盤水腫等情形。

視網膜靜脈阻塞依位置可分為兩種:1.中心視網膜靜脈阻塞 2.分支視網膜靜脈阻塞。配合螢光眼底攝影,中心視網膜靜脈阻塞又可分為缺血型及非缺血型兩類型

視網膜靜脈阻塞的症狀有哪些?

視網膜靜脈阻塞是因為視網膜靜脈受硬化動脈壓迫使得血流阻塞或產生血栓,而導致視網膜水腫、出血及缺血。病患的症狀多半為突發性視力模糊和局部視野缺損,阻塞的範圍大小以及是否影響黃斑部,決定了視力模糊的程度以及視野缺損的位置和範圍大小。如果合併有新生血管的生成,也可能導致玻璃體出血,青光眼等問題。

視網膜靜脈阻塞的危險因子有哪些?

  • 好發年齡有90%的病人為50歲以上
  • 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心血管疾病、青光眼、吸煙

以上為較常見的視網膜靜脈阻塞的危險因子,其他尚有血液疾病,凝血功能異常,血管炎等疾病也可能導致視網膜靜脈阻塞,須儘快治療相關問題,以免產生更廣泛性的血管阻塞引發更多全身系統性併發症。

視網膜靜脈阻塞有哪些治療方法?

視網膜靜脈阻塞的治療,一般初期採取保守性服藥與定期追蹤,需治療和穩定控制潛在的內科相關危險因子。如果患者有青光眼問題,則須積極控制眼壓。 其他較積極性的治療,包括眼球內注射類固醇與抗血管內皮生長因子(anti-VEGF)可有效減少黃斑部水腫,有助進一步改善視力。

然而眼內注射類固醇有可能潛在的風險包括:加速白內障成熟、眼壓升高、眼內炎等副作用。如果螢光眼底攝影顯示為缺血性視網膜靜脈阻塞,則需密切追蹤,一旦有新生血管生成,需作全網膜光凝固雷射治療,甚至根據疾病的情況需要,考慮玻璃體內注射抗血管內皮生長因子,避免新生血管繼續增生導致續發性青光眼或玻璃體出血等併發症與甚至可能失明的後果。

視網膜靜脈阻塞是一個可能導致視力嚴重喪失的疾病,若有突發性的無痛性視力模糊或視野缺損,就有可能罹患了視網膜靜脈阻塞,應儘速就醫檢查,儘早治療,以期降低視力永久性損傷的機率,並減少後續相關併發症的發生。

(資料來源: 中華民國視網膜醫學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