擅自停藥的青光眼患者,
46%停藥原因是眼藥水的副作用
現年58歲的劉女士,9年前確診為青光眼,這些年來換過了很多不同的眼藥水,有的眼藥水在使用後會感到非常刺痛、有的則是會讓眼睛發紅,活脫就像是兔子眼睛,每天只要一想到要點眼藥水就十分焦慮。
中華民國眼科醫學會理事長、臺北榮民總醫院眼科部部主任劉瑞玲醫師表示臨床常見像劉女士這樣的案例,而用藥後的不舒服感也是導致患者中斷治療的原因之一,因此與台灣眼科學教授學術醫學會青光眼分會會長、三軍總醫院眼科主任呂大文醫師共同呼籲,青光眼患者必需持續長期、按時使用眼藥水治療,在治療過程中若出現眼睛不適,可主動與醫師討論、了解藥水成分,找到對眼表健康傷害低又可以控制眼壓的眼藥水,保護視力健康,免除失明的危機!
根據研究,醫從性差的青光眼患者中有四成在一年內視野惡化(註1),46%自行停藥的青光眼患者是因為眼藥水的副作用而停止使用眼藥水治療(註2,3),劉瑞玲理事長表示,青光眼為一種慢性、進行式的神經病變,一般視野從週邊開始喪失逐漸變狹窄,是導致不可逆失明的主要原因4,台灣青光眼盛行率近十年來已翻倍成長(註5),目前人數已突破34萬人(註6)!長期不間斷的使用眼藥水是目前最常見的治療方式,主要目標為控制眼壓、穩定視神經狀況以及視野(註7,8)。
研究指出,高度醫從性患者能維持視野穩定,而醫從性差的患者中有四成在一年內產生視野惡化1。然而,臺北榮總眼科部根據西元2000年台灣健保資料庫資料進行研究卻發現,四位台灣青光眼患者中僅有不到一位患者可以持續用藥兩年,且停止用藥的患者超過九成皆在第一年內即自行停藥(註7)。
劉瑞玲理事長分析,青光眼患者中斷治療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最常見的就是對青光眼疾病與藥物治療認知不清,另外,使用眼藥水後所造成的眼睛不舒服也是導致患者無法穩定用藥的原因9。呂大文醫師進一步說明,因為眼藥水與眼睛密切的接觸,部分患者會在接受治療後會產生眼表疾病的症狀,包含感到刺激、燒灼感、異物感、乾澀、畏光等,嚴重者會影響生活品質以及工作能力(註10,11)。國外研究發現,自行停藥的青光眼患者中,46%是因為眼藥水引起的副作用而中斷治療(註2,3)。
55%青光眼患者治療過程中出現眼表疾病症狀(註12)! 痛、熱、紅、癢,增添患者用藥負擔!
用藥不舒服不需再隱忍,前列腺素眼藥水1天1次,降低副作用,提升患者醫從性!
呂大文醫師分享一項針對青光眼患者進行的診間調查結果(共發出超過100份問卷,收回31份有效問卷,其中29份為目前正在接受眼藥水治療的患者)。其中,68%患者曾在使用眼藥水治療的過程中有出現眼睛不適的副作用,55%的患者表示感受到刺痛、癢、灼熱以及發紅等眼表疾病症狀(註12)。
罹患青光眼九年的劉女士分享,「因擔心擅自停止用藥可能會導致失明,長期以來暗自忍受使用眼藥水後的不舒服感覺、不敢任意中斷治療。所幸,後來經與呂大文醫師討論,改使用一天僅需要點一次藥水的前列腺素眼藥水做治療,大幅降低不舒適的狀況、眼壓也長期維持在15~16毫米汞柱的安全範圍,且每天僅需定時於睡前點藥,也不怕會忘記。」劉瑞玲理事長進一步說明,國內的研究發現使用前列腺素眼藥水的患者,用藥持續性較佳7。
眼藥水中防腐劑恐致眼表疾病,但過半數台灣患者並不清楚防腐劑與眼表疾病關聯性(註12)!
醫籲:了解成分,持續使用對眼表健康傷害低又可控制眼壓的眼藥水,找回「睛」彩人生!
呂大文醫師解釋,眼藥水中的防腐劑成分可能也是導致眼表疾病的因素之一,進而影響患者的用藥配合度,但從診間調查結果發現,台灣青光眼患者對於眼表疾病與眼藥水的防腐劑成分間的關聯並不清楚,過半數的國內青光眼患者不知道含防腐劑眼藥水可能導致眼表疾病,且超過六成的患者不知道自己目前使用的眼藥水是否含有防腐劑12。正因為多數患者沒有對眼藥水的選擇及成分多做了解,所以一但用藥出現不舒服就擅自停藥,呂大文醫師補充說明。
呂大文醫師表示,現在前列腺素眼藥水也有不含防腐劑的選擇,新一代單支裝不含防腐劑的青光眼眼藥水能有效控制眼壓,同時能改善淚液分泌不足,降低角膜結膜乾燥並減緩患者角膜侵蝕的症狀(註13)。研究指出本來因為治療感到不適的患者在換用新一代單支裝不含防腐劑的眼藥水後,對藥物的耐受度從換藥前的不到三成,升高到超過八成,成長約2倍,超過九成患者表示對治療感到滿意,目前台灣已有健保給付14。
劉瑞玲理事長強調,青光眼可以治療,失明未必是最後的結局,但到疾病晚期才被診斷出來或是確診後醫從性不佳的患者,是容易因為青光眼而失明的族群,呼籲40歲以上成人、眼壓高、高度近視(大於600度),以及家人患有青光眼等高危險族群,應定期接受眼睛檢查(註15,16)。
呂大文醫師也呼籲,青光眼患者需遵照醫師囑咐,按時用藥,並了解眼藥水的成分。在治療過程中若出現眼睛不適也不需隱忍,可以多跟醫師討論找到對眼表健康傷害低又可以控制眼壓的眼藥水,才能保住視力不繼續惡化,找回「睛」彩人生。
備註參考資料:
1.Rossi et al. Do adherence rates and glaucomatous visual field progression correlate? Eur J Ophthalmol 2011; 21 (4): 410-414
2.Stewart et al. Risk factors for subject withdrawals in clinical trials evaluating glaucoma medications. Graefes Arch Clin Exp Ophthalmol (2010) 248:1007–1012
3.Denis. Adverse Effects, Adherence and Cost–Benefits in Glaucoma Treatment. European Ophthalmic Review, 2011;5(2):116-22
4.Tham et al. Global Prevalence of Glaucoma and Projections of Glaucoma Burden through 2040.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phthalmology. 2014;121(11):2081-90.
5.Chiu et al. The Prevalence and the Incidence of Diagnosed Open-Angle Glaucoma and Diagnosed Angle-Closure Glaucoma: Changes From 2001 to 2010. J Glaucoma. 2016;25(5):e514-9
6.門診合計(西、牙、中醫門診且包括急診)患者總人數統計——按性別及年齡別分 2015 衛生福利部統計處
7.Hwang et al. Persistence of Topical Glaucoma Medication A Nationwide Population-Based Cohort Study in Taiwan. JAMA Ophthalmol. 2014. 3333
8.Preferred Practice Patern: Primary Open-Angle Glaucoma American Academy of Ophthalmology.
9.P.A. Newman-Casey., et al.The most common barriers to glaucoma medication adherence. American Academy of Ophthalmology. 2015;122(7):1308-1316.
10.Quaranta et al. Quality of Life in Glaucoma: 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Adv Ther, 2016 33:959–981.
11.Butt et al. Challenges in the management of glaucoma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Taiwan Journal of Ophthalmology, 2016; 6: 119-122.
12.青光眼認知調查 台灣青光眼關懷協會 2018
13.Lee, W., Lee, S., Bae, H., Kim, C. and Seong, G. (2017). Efficacy and tolerability of preservative-free 0.0015% tafluprost in glaucoma patients: a prospective crossover study. BMC Ophthalmology, 17(1).
14.Carl Erb. et al. Preservative-free tafluprost 0.0015% in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glaucoma and ocular hypertension. Advances in Therapy. 2011, 28(7):575-585.
15.Are You at Risk For Glaucoma? Glaucoma Research Foundation https://www.glaucoma.org/glaucoma/are-you-at-risk-for-glaucoma.php 【Acessed 2018/3/21】
16.Who is at risk for Glaucoma? America Academy of Ophalmology https://www.aao.org/eye-health/diseases/glaucoma-risk【Acessed 2018/3/21】